1月6日,自然資源部南海局所屬南海調查技術中心順利完成“漂浮式海上風電成套裝備研制及應用示范項目”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浮標的布放任務,助力國內首套深水工況浮式風電平臺建設。目前,浮標正在廣東湛江羅斗沙海域持續進行水文氣象要素觀測、海面監視等工作,儀器設備運行正常。
“漂浮式海上風電成套裝備研制及應用示范”是2021年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(海洋六大產業)專項的重點項目,由廣東海裝海上風電研究中心有限公司、南海調查技術中心、中山大學、廣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、廣東海洋大學等5家單位共同承擔。其中,南海調查技術中心牽頭負責子課題“漂浮式海上風電裝備環境條件適宜性研究”,并參與子課題“機組-浮體系統拖航和錨固施工過程的環境與狀態監測”研究。
“漂浮式海上風電成套裝備研制及應用示范”項目計劃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漂浮式風機海上安裝、并網供電等應用示范。南海調查技術中心通過布放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浮標,獲取風電成套裝備應用示范所在海域水文氣象要素,掌握潮汐、海流和波浪變化規律,并在安裝施工期間提供實時氣象和海況預警,保障施工過程的順利實施。
海上風電作為綠色清潔能源,是廣東省重點發展的能源產業。南海調查技術中心在風電領域深入挖掘,不斷拓展,至今已為三峽、國電投、中廣核等風電開發企業提供了30多個項目共計百余項技術服務。
主管: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| 主辦:中國自然資源報社 |
ICP備:京ICP備11028287號-4  ![]() |